評論|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視頻沉迷
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4-14 來源:人民日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,短視頻受到互聯網用戶青睞,青少年上網看短視頻也愈發普遍。然而,由于內容特點、算法推薦、心理機制等多方面原因,不少人感覺刷短視頻會“上癮”。如何有效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短視頻沉迷,成為一道現實課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》顯示,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6.8%,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,而未成年網民中經常在互聯網上看短視頻的比例為47.6%。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,在調研的中部省份中,有九成農村留守兒童長期使用專屬手機或者長輩的手機,其中近七成兒童用手機看短視頻。短視頻沉迷極易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,一些不良信息還會產生誤導,進而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,危害不容小覷。防范短視頻沉迷,是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題中應有之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強監管,營造清朗的網絡視聽環境,才能更好守護未成年人成長。在制度上,應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,強化網絡平臺責任。近年來,從出臺《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》等文件,到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“網絡保護”專章,漸趨完備的制度體系為青少年設置起“防護網”。下一步仍須與時俱進,以制度剛性建好“防火墻”。在技術上,應進一步向科技借力,推動責任落細落實。監管部門可利用上線審查、應用管控等實現綜合監管,短視頻平臺等也可運用身份識別、大數據分析等,推動“防沉迷系統”“青少年模式”迭代升級。多措并舉、精準施策,才能讓監管更加有力有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幫助未成年人防范沉迷,關鍵在疏導。應當真正從青少年的視角出發,多供給優質的精神文化產品。就短視頻本身而言,平臺和創作者有責任瞄準未成年人需求,多發布、傳播健康向上的內容。學校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,引導學生過精神充盈的生活。對于農村地區而言,公共服務供給相對不足,應著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,讓圖書、文體設施、社區活動等更可及,為未成年人打開更廣闊的精神世界。尤其是對于部分留守兒童,在父母無法陪伴的情況下,如何更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,亟待全社會合力破題,給予他們更多關心與關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成年人是網絡建設的重要主體,防止網絡沉迷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。近年來,從推進專項行動、深化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違法犯罪,到圍繞有關問題進行重點整治、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,一系列務實舉措,凝聚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合力。也應看到,構建良好網絡生態難以畢其功于一役,引導未成年人科學健康用網也需“授之以漁”。譬如,防沉迷的治本之策,就是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。標本兼治、久久為功,既針對新形式、新問題推出新舉措,又著力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和用網能力,才能建設未成年人友好型網絡空間,助力他們健康成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。當前,網絡應用深度融入人們的學習、工作、生活,每個人都是維護網絡環境的責任人、受益人。集聚眾智、匯聚眾力,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生態,確保未成年人健康安全用網,互聯網必將更好助力青少年成長進步,讓他們的生活更多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:
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妻网站|国产午夜人成视频在线观看|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|人妻碰碰人妻碰碰